效仿美国棒球赛季,中国的斗蟋蟀季节也越来越长。主张保护斗蟋蟀纯娱乐性的人担心,这种休闲活动正受到金钱文化的威胁。

  随着上海冬天渐渐来临,斗蟋蟀玩家徐墨笑正在打破一项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他要把这种多在秋天进行的活动延续到四季。他认为一年四季都能斗蟋蟀,对于虫迷来说是好事,对于靠这项运动赚钱的人来说也是好事。

  长久以来,斗蟋蟀都是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的。夏末时分,人们从田间地头捉来这种一英寸长的黑褐色昆虫,当作廉价的消遣玩意儿出售。看客们聚在一起,围观两只蟋蟀的激烈角斗,直到其中一只掉转尾巴、逃之夭夭,才算分出胜负。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到秋天,宠物市场上都会挤满虫迷。他们簇拥在从乡下来的虫商周围,一边掀开汤罐头大小的圆筒盖子,检视每只蟋蟀的腿脚和大颚,一边讨价还价。来自山东省的蟋蟀值钱,有时刚一成交,买主们就忙不迭地到外面斗起蟋蟀来。到了寒冷的冬月,遵循传统的虫迷会收起陶制蟋蟀罐。“‘秋兴’是从古时沿袭下来的习俗。”经杭州市政府批准的传统式斗蟋蟀比赛的组织者之一的李金华(音译)说,“就3个月,这3个月的金秋时节是玩蟋蟀的好时间。”

  但是,如果全年都能斗蟋蟀,那么蟋蟀养殖户就能靠培育出的新品种大赚一笔。赌蟋蟀是非法的,但在中国却非常普遍,而且赌注也在不断升高。过去,赌胜者可以得到一块月饼或对手的蟋蟀。而如今的赌注规模从厉害的蟋蟀价签上可见一斑,这种蟋蟀也叫“将军”,能被卖到几百美元甚至几千美元。

  徐墨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长大,儿时那些花几分钱买来的蟋蟀,是他至今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他希望他两岁大的儿子能延续自己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这个爱好。今年,这位有法律专业背景的28岁青年,辞掉了销售卫浴设备的工作,转行养起了蟋蟀。

  在位于上海北部的一排经过改建的养殖场中,徐墨笑的几万只蟋蟀正在泡沫塑料箱中交配和蜕皮。蟋蟀的繁殖周期为15天,徐墨笑想让它们以这一速度全年不停歇地繁殖,为此他将养殖场增湿加温,使温度保持在35.6摄氏度。“没有赌博,就不会有这个行业。”他说。

  如今这种愈演愈烈的势头带来的风险是,政府可能对斗蟋蟀行为严加管制。在香港是禁止斗蟋蟀的。而上海和杭州等城市的文化局也在着手规范这一行业。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斗蟋蟀被贴上了“旧文化”的标签,并和麻将等娱乐活动一起被宣布为“非法”。但是今天,中国人有着更充分的经济保障、更宽松的政府管制,在休闲娱乐方面也逐渐重拾传统。这是“一种中国文化,就像茶文化一样。”70岁的上海专家李世均说。

    通常来说,斗蟋仅能存活一百天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有个形容斗蟋蟀的中文词叫“秋兴”,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

本文章派多格宠物店加盟连锁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派多格宠物专业致力于宠物店加盟宠物连锁店宠物美容加盟宠物用品店连锁宠物医院等,通过连锁品牌化运作及加盟市场开拓,已成为中国宠物店加盟连锁机构。

(责任编辑:宠物店加盟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