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发展走势的判断说法多,但实体经济的状况仍不容乐观,失业现象仍在加剧。金融危机的起因,就是金融人士因为贪婪忘了基本戒律。金融超过传统的限度,就产生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危机就是原来能赚到的钱现在赚不到了,原来能还的钱,现在可能也还不上了,原本不该借钱的人开始借钱,原本买不起房子的人靠借钱买房。经济衰退表现为普遍性的经济活力下降和随之产生的大量工人失业。人们的购买力有降有升,降多升少。金融危机下畜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金融危机对强大的美国打击都那么大,受到伤害的国家和人口如此普遍,中国畜牧业肯定也是挑战大于机遇。
  打击大的是牛产业也许有人不同意,说三聚氰胺事件的危害比金融危机大得多,这话说得对,也就是说产业本身的问题,致使中国奶业陷入信任危机整整一年时间了。杀了的奶牛不可能达到一半,但奶产量一度减少一半不为过,奶牛头数减少20%还是30%,没人能说准,都是估计,当然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是不正常,但正常淘汰也加快了速度。
  奶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不小,主要表现在国际奶粉价格下降一半左右,进口奶粉每吨1.6万元~2万元人民币,内蒙古的奶粉成本价每吨2.7万元。国际奶粉冲击国内市场,除了价格因素,三聚氰胺给消费者造成的消费信心不足还将持续作用。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鸡肉出口北京市肉鸡生产主要是合同制放养的形式,华都和大发两大公司的合同鸡占80%,而80%的合同鸡是经过加工以后出口日韩。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40%的鸡肉出口受阻,即使出口了,价格也受到严重打压。
  几个肉鸡出口大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都相当明显。据吉林省反映,受金融危机影响,以出口为主的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只能内销国内市场,价格下滑幅度较大,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鹅绒出口由每吨34万元下降到11万元还是销不动。牛皮革由每张500元下降到200元。
  生猪等畜产品内销的影响体现在消需费求减弱一个拥有2.3万员工的肉类集团,现在在岗人员1.1万,超过一半的工人下岗。饲料企业垮掉1700家,这些都和金融危机有直接的关系。下岗人员多数是农民工,回到农村没多少地可以耕种,充实到畜牧业的队伍,吃肉的没有增加,养猪的多起来,这有可能是畜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
  即使在岗人员,收入预期也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居民对畜产品需求减少,购买力下降,加剧了供需矛盾,直接反映在畜产品价格下滑和生产效益的降低。
  今年第二季度发生的美洲流感初被称为“猪流感”,5月1日,陕西生猪相关价格单日降幅10%左右。人们普遍对肉类,尤其是猪肉消费产生恐惧。只要曾经叫过“猪流感”的甲型H1N1流感存在,人们的猪肉消费信心、消费心理恐惧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
  当前畜牧业的新特点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近年来,疫病困扰着中国和世界的畜牧业,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疯牛病相继重创欧美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禽流感横扫亚洲许多国家。禽流感发作,消费者吃鸡肉少了,可以多吃猪肉。发生猪链球菌病,老百姓又不敢吃猪肉了,猪价又下滑。2006年5月猪价跌到谷底,规模户空栏现象相当普遍。之后又是猪蓝耳病导致大小养猪户都不敢补栏。禽流感时消费者不敢吃鸡,链球菌、蓝耳病流行时又不敢吃猪肉,这种不敢吃会持续几十天、几个月,但不会坚持更长的时间,人们终究忍不住还会吃起来,猪价飚升就是必然的了。原因非常简单,中国的肉类消费处在稳步增长的阶段。
  散养户减少,规模猪场也面临生存危机多数农民退出畜牧业,少数地区开始放弃畜牧业,在中国全民养猪的时代已经结束。“富不养猪”“穷养不起猪”,势必会有一部分专业化养猪人士逐渐承担起13亿中国人,尤其是供应五六亿城市人口的肉食品生产的重任。散养户减少大家都有体会,规模猪场面临生存危机还普遍不为人们所认识,有人想得比较简单,认为这是规模发展的机遇,岂不知规模化也造成污染物的集中化,污染处理的成本也相当高,尤其在南方一些地方,以环保的名义驱赶规模猪场外迁,这是畜牧业转变生产方式过程中要面对的突出问题。
  有耕地的地方就应该保留相应的畜牧业广东省东莞市曾有禁养生猪的说法,在社会上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其实东莞的第一污染是工业,第二是生活垃圾,第三都排不上畜牧业,农田的化肥施用量过大对人体的危害绝不弱于畜牧业。就是城市居民家庭养宠物对孕妇、孩子,尤其是对准备生孩子的青年夫妇的伤害也远远大于养猪,只是多数人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在一些地方,把猪搞得比狗屎还臭就有点过了。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这里该说的一句话就是:有耕地的地方就应该保留相应的畜牧业。否则,有的地方可能就得进口畜禽粪便来维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畜牧业在中国越来越重要过去提到农业就是粮食,但去年以来生猪和粮食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今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增加畜牧业比重,要积极发展畜牧业。肉类生产的区域化格局已经形成,规模化已有明显的趋势、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畜牧业发展目标就是分步骤,满足具备购买力的人们的肉类消费需求。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世界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富裕起来的具有现实购买力的五六亿人口就是未来几年畜产品的目标市场。中国总体上说还不富裕,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把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收入者简单累加,就相当于一个不小的国家的人口。过去那种把污染留给自己,将优质畜产品送出去创汇的出口导向政策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
  规模养殖不可能包打天下,要善待养猪的农户从长远来讲,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是大方向,规模养殖是必然趋势,完整的猪肉产业链企业将成为主导,集约化养猪生产模式将成为主流。但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规模养殖不可能包打天下,因为即使按现在每批养三五十头就算规模,规模场出栏的猪还占不到总量的一半。社会上有人不顾事实,说散户造成市场波动,这次猪价下滑,可真是伴随着近两年规模化猪场快速增长而出现的,大家都可以回顾两三年之前规模场出栏生猪大约只占生猪出栏总头数的1/3左右,现在的数字是48%。更有人说疫病也是由散户造成的,这实在是不公平。吃着农民养的猪,指责农民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主要是一些靠大户赞助养活的社团组织,收了大户缴的会费是应该代表大户的利益,替大户说话是可以理解的,看来在我们的行业也出现了利益集团。但好不要指责养猪的散户,因为一半以上的生猪还是他们提供的,不管是散户还是规模养殖场,真正养猪的都是我们的农民兄弟。当然,确实要承认规模养殖在防疫和治病的及时性上要优于散户。
  规模养殖确实有许多好处,比如占地少、设备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方便采用新技术、更有利于争取政府的扶持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但环境问题将是大的问题,中等富裕程度、中部地区及其少部分人规模养猪,过度集中、过大规模有可能导致环境灾难,猪场本身一旦治污达标就可能亏本,已有的设施只能做到检查团来开机,检查团走关机,生猪主产区的县级财政是无力帮助规模场配套环保设施的。
  更现实的问题是散养不赚钱就退出,其实规模养殖不挣钱也将无法运转,再大的企业也得关门。科尔沁牛业集团的老板说了句大实话,谁搞规模养牛谁赔,维持生存的唯一办法是收购农牧民散养的架子牛集中育肥两三个月出栏,大家赚得都不多,但还能过。去年以来,乳制品厂不再收散养户的牛奶,为规模养殖提供机遇,但新牛场一两个月从存栏100多头就扩充到1500头奶牛,这样的规模场的雅称是“托牛所”,都是散户的奶牛被迫送来的,快速规模化中的风险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十分关注的。
  唐山市是河北省第一经济大市,滦南县李营村村民养猪、种菜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已经连续好几年了,说明现代农牧业可以富裕农民。规模养殖蛋鸡、肉鸡、生猪都有相当成功的经验,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集中供应问题的解决只能靠规模化,面向居住分散的农民、广大的农村市场的供应,在相当长时期还需要散养唱主角。
  销区和非主产省要抓好畜牧业重点县、乡、村建设以稳定大局从广东和北京的畜牧业发展历程和保障供应的情况看,各级政府,尤其是非主产区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和本地畜牧生产组织,保证本区域市场一定程度自给率,才是根本保障全国畜产品市场供应和稳定价格的路子,大城市要有自己的畜产品基地,主产区在满足本地的同时承担了平衡全社会需求的重任,非主产区放弃畜牧业,本区域自给率过低才是造成猪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所以,非主产省一定要投放一定的财力抓好畜牧业主产县的建设,非主产县也要投放适当的人力和财力,抓好畜牧业主产乡镇和畜牧业专业村建设才是降低畜产品市场波动和保障本区域市场供应根本的路子。这次猪价下跌可是在散养户出栏下降、规模出栏增长的大形势下发生的,说明对生产方式转变中的畜牧业的动荡。
  规模场在今天的中国还不可能包打天下,在规模化,尤其是区域化的大趋势中,要注重区域均衡,非主产省的主产县,非主产县的重点乡和专业村的畜牧业建设,才是保障全国畜产品供给和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措施。

本文章派多格宠物店加盟连锁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派多格宠物专业致力于宠物店加盟宠物连锁店宠物美容加盟宠物用品店连锁宠物医院等,通过连锁品牌化运作及加盟市场开拓,已成为中国宠物店加盟连锁机构。

(责任编辑:宠物店加盟连锁